bet为您服务! 手机版 | 繁體版 | 无障碍浏览 | 公务邮箱 | OA登录 | 加入收藏  | 会员登陆

法院

单位全称: 法院 单位地址: 安徽省临泉县人民法院
公开电话: 0558-6512149 6403125(档案室);传真: 0558-6403107 网址: http://lqxfy.chinacourt.org/
邮政编码: 236400 Email: ahlqym@foxmail.com
职能职责 工作标准 办理程序 责 任 人 限时办结

 

    临泉县人民法院是国家审判机关,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对临泉县人民代表大会及常务委员会负责并报告工作,其主要职责是:

    一、审判法律规定由基层人民法院管辖的刑事、民事、行政等第一审案件。

    二、审理上级人民法院指定管辖或交由县法院审判的刑事、民事、行政等案件。

    三、受理不服县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的各类申诉和再审申请,对其中确有错误的已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提起审判监督程序再审。

    四、执行县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以及国家机关申请执行的有关案件和外地法院委托执行的案件。

    五、依法审理被县法院判处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的罪犯暂予监外执行申请。

    六、调查研究审判工作中的法律政策及疑难问题,提出解决的办法和意见,针对案件审理中发生的问题,提出司法建议。

    七、处理不需要开庭审判的民事纠纷和轻微的刑事案件。

    八、指导人民调解委员会的工作。

    九、负责县法院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协助县委依法管理法官和其他工作人员,协同主管部门管理县法院的机构设置、人员编制工作;领导县法院直属的社会团体工作。

    十、负责县法院的纪律检查和监察工作。

    十一、管理县法院的有关经费和物资装备。

    十二、在审判工作中宣传法制,教育公民自觉遵守宪法、法律和社会公德。

    十三、承办其他应由县法院负责办理的工作。

       

            审判员职责:

                1、执行审判委员会、合议庭的决议或主管副院长依法做出的决定;

                2、承办庭长批交的案件;

                3、每年撰写论文或调研文章不低于1篇,撰写案例分析不低于1篇。

            书记员职责:

                1、清晰、准确地做好审判活动中的记录工作;

                2、配合审判员进行调查、回访和执行;

                3、核对、印刷、抄写、发送有关法律文书,对法律文书质量负责,做到及时、合法、准确、无误;

                4、依照《人民法院档案管理办法》的规定,负责卷宗的整理装订和上级结案工作,做到材料齐全、顺序规范、装订牢固、卷面整洁、按时归档;

                5、每年撰写案例评析1篇或司法统计分析1篇;

                6、负责与审判工作有关的其它事项;

                7、记录、归档指标与本庭审判员结案数相同。

 

 

    刑事审判庭职责:

                1、审理一审普通刑事案件,基层法庭回避、上交的自诉刑事案件;

                2、审理中级人民法院发回重审的刑事案件;

                3、审理上级人民法院指定管辖的刑事案件;

                4、参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

                5、负责对各人民法庭审理的刑事自诉案件进行业务指导;及时做好刑事审判调研、信息、统计报表及赃款、赃物的收缴和管

 

理工作;

                6、负责起草向本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定期或不定期地报告刑事审判工作情况的材料。

            民事审判庭职责:

                1、审理一审重大、疑难及新类型民事案件;

              2、审理被告人住所地在外省的民事案件;

                3、审理中级人民法院发回重审的民事案件;

                4、审理院长、主管副院长和上级人民法院交办的一审民事案件及兄弟法院移送管辖的民事案件;

                5、协助主管副院长抓好法庭建设,指导基层法庭民事审判工作;

                6、负责起草向本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定期或不定期地报告民事审判工作情况的材料;

                7、及时做好调研、信息、统计报表工作;

                8、参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

            行政审判庭职责:

                1、审理一审行政案件;

                2、审理一审行政赔偿案件;

                3、审理中级人民法院发回重审的行政案件;

                4、审理上级人民法院交办的一审行政案件;

                5、负责立案后的非诉行政执行案件的审核与通知被执行人主动履行义务的工作;

                6、及时做好行政审判调研、信息、统计报表工作;

                7、负责起草向本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定期或不定期报告行政审判工作情况的材料;

                8、参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

         

            立案庭职责:

                1、负责全院民事、经济、行政、申诉、执行的收立案工作;

                2、负责收案时诉讼费的核算工作;

                3、负责各庭结案情况的审查、核对及汇总工作;

                4、负责全院案件审限的统计、监督工作,并于每月月末向院长报告;

                5、调处简易纠纷案件;

                6、承办支付令案件。

            执行庭职责:

                1、执行法院生效的民事、行政判决、裁定、调研书、民事制裁决定、支付令,以及刑事附带民事判决裁定、调解书;

                2、执行依法应由人民法院执行的行政处罚决定、行政处理决定;

                3、执行仲裁机构依法作出的仲裁裁决和调解书;人民法院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有关规定作出的财产保全和证据保

 

全裁定;

                4、公证机关依法赋予强制执行效力的关于追偿债款、物品的债权文书;

                5、法律规定由法院执行的其他法律文书;

                6、指导人民法庭的执行工作;

                7、协助外地法院在本市范围内的执行工作;

                8、做好执行工作的调研分析、统计报表工作;

                9、负责起草向本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定期或不定期地报告执行工作情况的材料;

                10、参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

            人民法庭职责:

                1、审理辖区内一审民事纠纷案件;

                2、审理辖区内自诉刑事案件;

                3、审理院长、主管副院长交办的案件;

                4、执行本庭发生法律效力的各类案件;

                5、指导辖区内调解组织开展工作;

                6、做好调研、统计分析工作;

                7、参与辖区内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

            政治处职责:

                1、负责全院的思想教育、政治理论学习工作,协助党组抓好干部队伍建设;

                2、负责全院人事、调资工作,协助有关部门管理法院的机构编制;

                3、负责全院干警的考核、奖励、培训、选拔、晋级、调配、任免的实施工作;

                4、负责全院离退休干部的服务管理工作;

                5、承办党组会务和党组交办的有关事宜;

                6、负责法官等级、法警警衔及其他级别的评定工作,办理法官法规定的有关工作。

            监察室职责:

                1、负责接待、处理对干警违法、违纪问题的来信、来访工作;

                2、负责查处干警的违法、违纪案件;

                3、负责被错案追究的干警的党、政纪处理;

                4、负责上级法院和纪检部门、院领导交办的各项工作。

            研究室职责:

              1、负责全院的调查研究工作;

                2、负责全院信息收集、编发及反馈;

                3、负责全院司法统计工作;

                4、承办院审判委员会会务工作;

                5、负责信息调研网络的建立,人员的培训和管理;

                6、负责全院岗位目标及奖惩情况的计算工作;

                7、承办领导交办的其它工作;

                8、参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

            办公室职责:

                1、负责全院各种材料的综合工作;

                2、负责财经管理工作;

                3、负责全院车辆、武器、设备、用品、服装、食堂及固定资产的管理工作;

                4、负责全院收缴的赃款、赃物及诉讼费等各项收入的管理工作;

                5、负责全院各种档案、文书、文件、资料的管理工作;

                6、负责全院各类法律文书及各种材料的打印工作;

                7、完成院长、主管副院长交办的其他工作。

            法警队职责:

                1、负责全院各类案件开庭审理的值庭工作;

                2、负责刑事案件对被告人的提解和押送工作;

                3、协助各类案件的执行工作;

                4、负责本院安全保卫工作;

                5、完成院长、主管副院长及上级人民法院交办的各项工作任务;

                6、组织落实司法警察工作的条例、规定、办法;

                7、参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

 

诉讼费用交纳标准

 

 

  第十三条 案件受理费分别按照下列标准交纳:

 

  (一)财产案件根据诉讼请求的金额或者价额,按照下列比例分段累计交纳:

 

  1.不超过1万元的,每件交纳50元;

 

  2.超过1万元至10万元的部分,按照2.5%交纳;

 

  3.超过10万元至20万元的部分,按照2%交纳;

 

  4.超过20万元至50万元的部分,按照1.5%交纳;

 

  5.超过50万元至100万元的部分,按照1%交纳;

 

  6.超过100万元至200万元的部分,按照0.9%交纳;

 

  7.超过200万元至500万元的部分,按照0.8%交纳;

 

  8.超过500万元至1000万元的部分,按照0.7%交纳;

 

  9.超过1000万元至2000万元的部分,按照0.6%交纳;

 

  10.超过2000万元的部分,按照0.5%交纳。

 

  (二)非财产案件按照下列标准交纳:

 

  1.离婚案件每件交纳50元至300元。涉及财产分割,财产总额不超过20万元的,不另行交纳;超过20万元的部分,按照0.5%交纳。

 

  2.侵害姓名权、名称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以及其他人格权的案件,每件交纳100元至500元。涉及损害赔偿,赔偿金额不超过5万元的,不另行交纳;超过5万元至10万元的部分,按照1%交纳;超过10万元的部分,按照0.5%交纳。

 

  3.其他非财产案件每件交纳50元至100元。

 

  (三)知识产权民事案件,没有争议金额或者价额的,每件交纳500元至1000元;有争议金额或者价额的,按照财产案件的标准交纳。

 

  (四)劳动争议案件每件交纳10元。

 

  (五)行政案件按照下列标准交纳:

 

  1.商标、专利、海事行政案件每件交纳100元;

 

  2.其他行政案件每件交纳50元。

 

  (六)当事人提出案件管辖权异议,异议不成立的,每件交纳50元至100元。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可以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在本条第(二)项、第(三)项、第(六)项规定的幅度内制定具体交纳标准。

 

 

 

姓名

 

性别

现任职务

分管工作

联系电话

宫荣宾

党组书记、院长

主持法院全面工作

6513226

杨志刚

党组成员、副院长

负责刑事审判、司法政务、基建项目、司法技术、效能建设、综合治理工作,分管刑一庭、刑二庭、办公室、司法技术室。

6403166

杨晓辉

党组成员、副院长

负责民商事审判、审判管理、审判监督、宣传调研工作,分管民一庭、民二庭、民三庭、人民法庭、审监庭、审管办、研究室

6403109

吴瑕

党组成员、副院长

负责行政审判、立案信访、纪检监察、计划生育、妇女工作,分管行政庭、立案庭、监察室、工会、妇委会

6403388

王辉

党组成员、机关党委书记

负责思想教育、组织人事、法官管理、党建、双拥、文明创建工作,分管政治处、机关党委

6403377

毕海林

党组成员、执行局长

负责执行、安全保卫工作,分管执行局、司 法警察大队

6403192

 

 

为提高诉讼效率,确保司法公正,根据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和海事诉讼特别程序法的有关规定,现就人民法院执行案件审理期限制度的有关问题规定如下:


         一、各类案件的审理、执行期限

 第一条 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第一审刑事公诉案件、被告人被羁押的第一审刑事自诉案件和第二审刑事公诉、刑事自诉案件的期限为一个月,至迟不得超过一个半月;附带民事诉讼案件的审理期限,经本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两个月。有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六条规定情形之一的,经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批准或者决定,审理期限可以再延长一个月;最高人民法院受理的刑事上诉、刑事抗诉案件,经最高人民法院决定,审理期限可以再延长一个月。
  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被告人未被羁押的第一审刑事自诉案件,期限为六个月;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经本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三个月。
  适用简易程序审理的刑事案件,审理期限为二十日。
 第二条 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第一审民事案件,期限为六个月;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经本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六个月,还需延长的,报请上一级人民法院批准,可以再延长三个月。
  适用简易程序审理的民事案件,期限为三个月。
  适用特别程序审理的民事案件,期限为三十日;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经本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三十日,但审理选民资格案件必须在选举日前审结。
  审理第一审船舶碰撞、共同海损案件的期限为一年;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经本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六个月。
  审理对民事判决的上诉案件,审理期限为三个月;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经本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三个月。
  审理对民事裁定的上诉案件,审理期限为三十日。
  对罚款、拘留民事决定不服申请复议的,审理期限为五日。
  审理涉外民事案件,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二百四十八条的规定,不受上述案件审理期限的限制。
  审理涉港、澳、台的民事案件的期限,参照涉外审理民事案件的规定办理。
 第三条 审理第一审行政案件的期限为三个月;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经高级人民法院批准可以延长三个月。高级人民法院审理第一审案件需要延长期限的,由最高人民法院批准,可以延长三个月。
  审理行政上诉案件的期限为两个月;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高级人民法院批准,可以延长两个月。高级人民法院审理的第二审案件需要延长期限的,由最高人民法院批准,可以延长两个月。
 第四条 按照审判监督程序重新审理的刑事案件的期限为三个月;需要延长期限的,经本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三个月。
  裁定再审的民事、行政案件,根据再审适用的不同程序,分别执行第一审或第二审审理期限的规定。
 第五条 执行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执结,非诉执行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三个月内执结;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经本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三个月,还需延长的,层报高级人民法院备案。
  委托执行的案件,委托的人民法院应当在立案后一个月内办理完委托执行手续,受委托的人民法院应当在收到委托函件后三十日内执行完毕。未执行完毕,应当在期限届满后十五日内将执行情况函告委托人民法院。
  刑事案件没收财产刑应当即时执行。
  刑事案件罚金刑,应当在判决、裁定发生法律效力后三个月内执行完毕,至迟不超过六个月。


         二、立案、结案时间及审理期限的计算

 第六条 第一审人民法院收到起诉书(状)或者执行申请书后,经审查认为符合受理条件的应当在七日内立案;收到自诉人自诉状或者口头告诉的,经审查认为符合自诉案件受理条件的应当在十五日内立案。
  改变管辖的刑事、民事、行政案件,应当在收到案卷材料后的三日内立案。
  第二审人民法院应当在收到第一审人民法院移送的上(抗)诉材料及案卷材料后的五日内立案。
  发回重审或指令再审的案件,应当在收到发回重审或指令再审裁定及案卷材料后的次日内立案。
  按照审判监督程序重新审判的案件,应当在作出提审、再审裁定(决定)的次日立案。
 第七条 立案机构应当在决定立案的三日内将案卷材料移送审判庭。
 第八条 案件的审理期限从立案次日起计算。
  由简易程序转为普通程序审理的第一审刑事案件的期限,从决定转为普通程序次日起计算;由简易程序转为普通程序审理的第一审民事案件的期限,从立案次日起连续计算。
 第九条 下列期间不计入审理、执行期限:
  (一)刑事案件对被告人作精神病鉴定的期间;
  (二)刑事案件因另行委托、指定辩护人,法院决定延期审理的,自案件宣布延期审理之日起至第十日止准备辩护的时间;
  (三)公诉人发现案件需要补充侦查,提出延期审理建议后,合议庭同意延期审理的期间;
  (四)刑事案件二审期间,检察院查阅案卷超过七日后的时间;
  (五)因当事人、诉讼代理人、辩护人申请通知新的证人到庭、调取新的证据、申请重新鉴定或者勘验,法院决定延期审理一个月之内的期间;
  (六)民事、行政案件公告、鉴定的期间;
  (七)审理当事人提出的管辖权异议和处理法院之间的管辖争议的期间;
  (八)民事、行政、执行案件由有关专业机构进行审计、评估、资产清理的期间;
  (九)中止诉讼(审理)或执行至恢复诉讼(审理)或执行的期间;
  (十)当事人达成执行和解或者提供执行担保后,执行法院决定暂缓执行的期间;
  (十一)上级人民法院通知暂缓执行的期间;
  (十二)执行中拍卖、变卖被查封、扣押财产的期间。
 第十条 人民法院判决书宣判、裁定书宣告或者调解书送达最后一名当事人的日期为结案时间。如需委托宣判、送达的,委托宣判、送达的人民法院应当在审限届满前将判决书、裁定书、调解书送达受托人民法院。受托人民法院应当在收到委托书后七日内送达。
  人民法院判决书宣判、裁定书宣告或者调解书送达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结案时间遵守以下规定:
  (一)留置送达的,以裁判文书留在受送达人的住所日为结案时间;
  (二)公告送达的,以公告刊登之日为结案时间;
  (三)邮寄送达的,以交邮日期为结案时间;
  (四)通过有关单位转交送达的,以送达回证上当事人签收的日期为结案时间。


           三、案件延长审理期限的报批

 第十一条 刑事公诉案件、被告人被羁押的自诉案件,需要延长审理期限的,应当在审理期限届满七日以前,向高级人民法院提出申请;被告人未被羁押的刑事自诉案件,需要延长审理期限的,应当在审理期限届满十日前向本院院长提出申请。
 第十二条 民事案件应当在审理期限届满十日前向本院院长提出申请;还需延长的,应当在审理期限届满十日前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出申请。
 第十三条 行政案件应当在审理期限届满十日前向高级人民法院或者最高人民法院提出申请。
 第十四条 对于下级人民法院申请延长办案期限的报告,上级人民法院应当在审理期限届满三日前作出决定,并通知提出申请延长审理期限的人民法院。